电池招聘网app

《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全文解读

发布时间: 2017-10-23       来源: 网友分享

  ●锂离子电池逐年增多,含汞电池已退出民用市场,废电池的种类、数量相比十几年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带来的环境风险不可忽视。

  ●焚烧已成为特大城市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,生活垃圾如混入废电池,可能产生环境风险。应避免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焚烧装置或堆肥发酵装置。

《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全文解读

  环境保护部于去年12月发布了《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,以防治环境污染、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为目标,指导行业环境管理与科学治污,引领污染防治技术进步。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中国环境报问采访,就《技术政策》的背景、原则、目标和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解读。

  问:环境保护部曾于2003年出台了《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,现在对这一政策修订的背景是什么?

  答:1、电池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

  近年来,随着电动自行车、电动汽车、手机、Ipad等产品的广泛使用,锂离子电池逐年增多,含汞电池已退出民用市场,废电池的种类、数量相比十几年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带来的环境风险不可忽视,如废铅蓄电池回收过程中随意倾倒酸液、废锂离子电池爆炸起火等。

  2、提前应对未来将大量出现的新能源汽车废电池问题

  为解决大中型城市因机动车排放引发的空气污染问题,2016年12月19日,国务院正式发布《 “十三五”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》,再一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、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战略。根据工信部披露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10年战略目标,预计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呈几何增长态势。随着新能源计划的推进,将产生大量废新能源汽车电池。因此,提前布局,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环境风险是本技术政策关注的重点。

  3、信息化技术为废电池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

 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,现阶段一些环境风险高的废电池无序回收问题有望得到解决。国家层面引导了信息化技术与环境管理的融合。

(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。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。)
分享到:
关注电池招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,随时接收招聘信息。 (关注方法:微信搜索公众号”batthr”,或长按二维码-保持到手机,然后打开微信扫一扫-选择从相册中选择二维码。)

页面二

页面三

页面四

首页

首页

职位搜索

职位搜索

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简历注册

简历注册